黄树清,大家习惯称为“清哥”,2017年至今任beat365体育ios版下载_mobile 365365051_mobile 365365051检察院派驻防城区滩营乡六用村第一书记,三年来,带领六用村实现整村脱贫,2019年六用村获得防城区扶贫工作先进集体,清哥也获beat365体育ios版下载_mobile 365365051_mobile 365365051评为2018年第一季度、2020年第一季度第一书记工作标兵。虽然大家很少见清哥唱过歌,但是他在数年的精准扶贫道路上却谱写了不少动人的歌。
党员颂歌:强基固本,抓党建促扶贫
作为驻村第一书记,清哥履职的第一天就思考一个问题:扶贫工作千头万绪,工作重点如何抓?俗话说:“村看村,户看户,社员看干部”抓好关键少数是重点,于是清哥将抓党建促扶贫作为工作重点来抓,开启党建+扶贫模式。
驻村以来,清哥组织村“两委”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紧紧围绕国家政策开展扶贫工作,以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常态化、制度化为载体,不断强化组织引领的功能,强化党建“主心骨”作用,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,成功走出一条“抓党建促脱贫”的活路子。他坚持“勤学习、摸实情、强宣传、明责任、带队伍、抓落实”的工作思路,当好“指挥员”“宣传员”“战斗员”,扎实推进驻村的各项工作。
“黄书记(黄树清)是检察院派来的,工作严谨有序。来后我们村的党建工作规范多了,现在我们村党支部定期召开‘三会一课’,党员活动越来越丰富。在他的带领下,党员的素质明显提高,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干劲也更足了。”六用村党支部书记何恒生这样说。
“抓党建才是促脱贫的正确方式”,清哥坚持党建引领,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放在首要位置,提升班子、建好制度、定好制度,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。2017年六用村集体经济尚处于“三无状态”:无集体经济收入、无集体资源、无发展集体经济和资金。针对这些问题,清哥组织村两委集体讨论如何发展集体经济。当时看到许多荒废的土地,决定从土地上做文章。清哥通过积极向上争取立项、资金,向企业流转土地等模式,六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提高,村集体经济由原来的年收入为零增加到年收入超过10万元,并且带动贫困户30多户100余人。
致富欢歌:实现整村脱贫摘帽
精准扶贫,重在精准,因户施策。驻村以来,清哥实地察看村民生产生活情况,与村“两委”干部共谋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、村集体经济发展大计。市检察院领导也经常带头进村入户,组织帮扶干部上门走访与贫困户“面对面”进行沟通交流,开展精准扶贫。
“安居才能乐业”,清哥非常清楚,精准扶贫,必须将特困户的住房问题作为重要工作抓好抓实。在清哥的推动下,市检察院组织市信访局、防城海关、防城公路局、防城区检察院等帮扶单位为六用村筹集善款25万多元,积极帮助88户困难群众解决住房困难,使全村的住房保障率从年初的95%提高到目前的99%。
70多岁特殊供养户李大爷一直以来都没有住房,原来住在沥青棚,清哥通过协调帮扶单位筹集帮扶资金,2020年春节前为李大爷建起了水泥房,解决他数十年住房问题。每每提到清哥,李大爷都会竖起大拇指:“感谢共产党!感谢黄书记,让我结束住棚的日子。”像李大爷这样通过“统建”或修缮住房圆了多年“安居梦”的,还有20户极度困难群众。
六用村是防城区滩营乡最大的贫困村,脱贫攻坚难度较大。全村18个村民小组,总人口685户3271人,劳动力2151人。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甘蔗、水稻、玉米以及家庭养殖、劳务输出等,无村级集体经济,村“两委”无力担负起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坚强后盾。驻村以来,清哥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,坚持输血更造血,在市检察院广大干警的积极参与下,在各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,六用村2020年已经实现整村脱贫,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4.45 %下降到目前的0.31%,所有指标均已全部达到贫困村脱贫摘帽的认定标准。
当地群众为了表达他们对市检察院及清哥的感激之情,自发送来了一面面锦旗。每张扶贫照片的背后都有着特别的故事,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是真情的流露。
群众赞歌:一座连心桥解百年难题
讲到清哥扶贫,六用村连接上滩箔组至大田组的桥是永远也绕不开的话题。
基础设施落后是六用村贫困的最主要原因,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上滩箔组至大田组之间因为相隔一条深水沟,这条深沟6米左右宽,5米左右深,常年水流湍急,把六用村分成上下两片,上片12个生产组,下片6个生产组,导致本来相邻的两组之间的来往须要绕道滩营街,多走20公里,严重制约六用村的发展。
家住下片组、年近70岁的老村医李钦春刚开始做村医时,交通和医疗条件都比较落后,村中谁家要是有人生病了,他都要过去。特别是上片组的,白天还好,可以绕道滩营街,也可以找船沿着滩营江向上绕过深沟与江的交汇口。然而要是夜里有人生急病,李钦春只能脱了衣服,举着药箱,从交汇口游过去。至于有多少次夜游交汇口,他自己也数不清了。说到游水往来,村民黄集明还回忆说,2008年下半年,下片组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到上片组走亲戚,晚上为了抄近道回家,游交汇口时就再也没能上岸。这条深沟给村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,更是给下片组的学生上学带来了困难。过了深沟还要翻一座山,没有路,所以下片组的学生都是到隔壁菠萝根村上学,有5公里远。为了不再因游渡而发生意外,村里买了3根电线杆并排搭在深沟上,往来的村民就这样小心地踩着去对面的。然而搭建的“电线杆”桥让村民又喜又恼,喜的是不用再渡水往来,恼的有下雨天水大时,根本过不了,且有不少人骑摩托车冒险过,多次翻到沟里去。
2017年5月清哥入驻六用村后,很快发现制约村里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上下片组不通,修通1.2公里的路和建一座桥把上片和下片连接起来,已成为六用村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发现问题,清哥马上和村干部一起商量讨论,并及时向市检察院领导汇报这一情况。随后,市检察院多名领导来到村中进行考察,并表示全力支持。然而,做一件事情,并没有那么简单。建桥、修路要开山,要用到村民的土地,还要筹措派出单位帮扶外的缺口资金。但是,摆在清哥和村干部面前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——村民知道要建桥修路,联通上下片组,均纷纷捐款,且被占用土地的村民也都表示,可无偿使用。
“黄书记带着大家干实事,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的。春节期间,好多村民都来村委会捐款,在外地打工没回来的村民也通过微信转账给我。缺口的钱没几天就筹齐啦!”村支书何恒生边说边打开手机,“你看,到现在还有在外地工作的村民转账给我,不过钱凑够了,不再接受捐款喽。”
2019年4月六用村终于迎来梦寐以求的百年喜事——连接上滩箔组至大田组小河上终于建起了第一座桥!“桥修好了,新开的贯通上下片组的路马上铺水泥了,出行问题解决了,孩子上学也不用再跑那么远了。这一切,大家最感激的是黄书记。”何恒生支书的话道出全体村民的心声。新桥不大,但对六用村来说意义是很大,因为这座桥结束了上下片组百年“分离”的历史,也将老百姓和扶贫干部的心连起来。
抗疫战歌:选择逆行共克时艰
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,清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“疫”中,选择逆向前行,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,与六用村“两委”干部一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。
作为第一书记,清哥坚持以身作则,积极参与村内道路口执勤、防疫宣传、机动巡查和卡点消毒等工作。他与村干部一道挨家挨户对全村进行“地毯式”排查,共入户排查了全村685户3274人。严密排查重点人员,第一时间排查出从湖北返村务工人员2名,从湖北来村探亲人员4名。在确定身体健康的情况下,要求他们及家人不能随意外出,做好个人和家人防护,居家隔离观察不少于14天。
没有怨言,没有情绪,只有身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。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,清哥将人民的安全责任扛在肩上,连续数月月的奔波里,没有退后一步,没有休息一天。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,他和村干部一道,在村出入口设卡点对流动人员落实管控措施,严格人员、车辆出入,严格限制非本村居民及车辆进入。充分利用多种措施、多种渠道,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知识宣传,科学指导群众正确认识和预防疫情,为有效遏制疫情在农村传播扩散发挥重要作用。
在国内疫情趋缓,全面复工复产后,清哥引导群众做好防护工作,尽量避免走亲访友、串门、扎堆、聚餐,注意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多通风。动员群众自行清理整治房前屋后环境卫生,安排专人对村委办公场所、垃圾池等公共场所做好消杀毒工作,确保群众思想稳定、生活井然,生产有序推进。
扶贫凯歌:不获全胜决不收兵
脱贫攻坚,检察人一直在路上!开展扶贫工作已经三年,清哥早就将六用村当成自己的家乡一样去建设。
虽然六用村已经摘掉贫困帽子,但是站在村的发展前景考虑,清哥觉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,只有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。
“下一步,我们要积极引进项目资金,鼓励和支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,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。因为产业兴农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,我们要让六用村老百姓在家门口都能找到脱贫致富的道路。”
绘制更远蓝图,清哥早已胸有成竹:目前,六用村已经成为防城区集体经济示范点,下一步,六用村将努力建成成全市乃至自治区集体经济强村示范点!以集体经济强村为基础,带动全村全体群众集体奔向小康社会。
“在奔向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,不获全胜决不收兵!”展望未来,清哥对六用村的发展充满信心。